您好,欢迎进入9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有限公司官网!
9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联系我们

邮箱:9bitiyu@194751.com
电话:0898-6666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9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在线咨询

新闻中心

9博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水环境治理概念十篇

发布日期:2024-03-14浏览次数:

  9博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水环境治理概念十篇水土保持现行定义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充,不断充实,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它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证,能促进社会进步。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未在国际经典辞书上找到专门简明释意条目,但根据一些国际学术专著,它们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有效改善治理区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增加林草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还能有效拦蓄降水,拦截泥沙入河。同时,对于缓解山丘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减少洪涝灾害和抵御旱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为治理区域的农、林、牧业创造良好条件,为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尽快走致富道路提供有力的支撑。

  防治水土流失涉及了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简单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概念在不断完善、深化,水土保持学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综合学科。我们要逐步改变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同时,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是乱用植物措施、或是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再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水同土地资源一样,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地下水资源有限,地面水分配不均,事实上只有20%的水分布在64%的耕地上。估计到2050年,将缺水4,000亿立方米,水资源方面形势严峻。如国内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所以,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了空。没有了那“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

  水土保持是指陆地上的一些生态系统在地表对水资源的蕴藏以及发挥的有利于蕴藏水土资源的能力,同时这样的能力也对土地的生产力有着促进的作用。这里做个假设,若是定义里没有水土保持设施这一概念,这是为了避免循环的论证理论而做出的假设。在定义中,生态系统是广泛的概念,可以适用于任何的等级范围。所以,池塘、农田、森林都可以被说成是生态系统,生物圈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定义中的土地生产力则是对水土保持功能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这里的生产力不是经济学也不是学上的生产力定义,而是生态学上的。

  这里的涵养作用是指,植被在地表覆盖地面,可以对降水进行截持,并且能够有效的对地面径流进行调节以及吸收,对土壤进行改良,并保持突然的固持性,对下渗的水分可以起到滞留储蓄的作用并且还能抑制地表水分的蒸发,水分的蒸腾是水循环的一种,对于森林以及水资源本质上需要发挥涵养作用,于山蓄水,于林蓄水是现代需要注意的。所以对于滥砍滥伐现象,以及肆意毁坏植被的现象,在陡坡开荒的行为都会破坏水源的涵养,也就是降低了水土的保持功能。

  生产力的大小排序上,森林最大其次是农田以及疏林然后则是灌丛和草原,荒漠的生产力最小。在同等的光照水分和温度的自然环境下,植物的分布数量以及密度决定了生产力,植物的生产力总数的高低就决定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水土保持功能低。直接性的说明了,认为的一些挖掘以及破坏活动会产生压塌破坏植被。

  土壤是有机无机物的混合物,水分是其重要的物质组成,不仅仅影响了其物理性质,同时,也会对突然中的微生物活动以及溶解和转移养分的含量造成影响,这是土壤肥力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都会为根系说吸收,这也是土壤水分被利用的过程。

  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利用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求真务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国早日呈现出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的大好景象。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 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 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深圳在过去30多年里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现在人口超过千万的国际化城市,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奇迹,也见证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产生的巨大变化。今天的深圳已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中国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2012年经济总量居中国第四位。

  然而伴随着深圳30多年的飞速发展,也日益显见出资源匮乏(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口拥挤“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2005年5月,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就提出要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战略目标,探求深圳发展模式的改变之路。

  可以说,资源匮乏(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大城市人口拥挤同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核心的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经说过:“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如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敬仰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环境保护虽然已有30年的历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和环境资源的压力都会非常大,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科学的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可见深圳所面临的发展困局正是整个中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局,深圳所尝试的转型正是整个中国需要去做的事情。作为国家的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创新城市,深圳未来的发展目标除实现自身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外,还担负了探索未来中国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的历史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深圳现在所面对的和30年前所面对的,就本质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矛盾如何协调解决,深圳市现有资源环境条件能否支持未来持续性发展,并实现更高概念的现代文明,深圳未来该如何定位,生态现代化理念或许就是答案,其特色在于进一步强调现代化进程的生态转型,也即是实现生态现代化,或许可以解读为探索未来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

  过去20多年,许多发达国家选择了生态现代化并取得了国家发展的显著进步。深圳市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去解决现代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选择,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的战略转型,而深圳可能再次为历史所选择,这或许就是深圳市未来30年作为社会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城市的历史使命。

  此外,生态现代化作为一种结果和目标指的是生态型的现代化,而作为一种过程指的是生态化的现代化。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载体, 生态涵盖了众多要素,例如目前热门的低碳概念,也仅是其元素之一。同时,生态在社会复杂巨系统中并不是孤立的要素,它与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生态现代化应是经济的生态现代化、社会的生态现代化、以及生态建设的现代化等诸方面的整合,完全可以统筹深圳市提出一系列城市概念,例如“效益深圳”、“低碳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园林城市”等,这样有利于打造深圳市独特的城市名片,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定位相区别。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J・胡伯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生态现代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社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工业社会突破阶段(1789―1848年)、工业社会形成阶段(1848―1980年)、工业社会转型阶段(1980年以后)。三个阶段的发展动力都是经济和技术,第三个阶段主要凸现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技术需求。胡伯还认为,在环境转型方面,政府的干预和环境运动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最终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经济部门和企业家,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生产的生态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和生态的经济化。其核心观点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机制、把环境污染既当作危机也当作发展环境科技的机遇、把减少污染看成是经济竞争力的工具。他认为,生态现代化代表一种积极预防的环境思想,是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进步之间矛盾的现代化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M・简尼克也是较早提出生态现代化概念的学者之一,他将环境政策分为补救性和预防性两个类型,认为生态现代化实施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从补救性策略向预防性策略转化的过程。他指出,实现生态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革新过程,并非要改变根本的社会制度。他主张通过社会结构性变革和采用预防性策略,以有益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形式替代传统形式,这样还可以避免激烈的社会冲突。

  荷兰学者A・摩尔认为,生态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具有四个特点:第一,科学技术是实现生态转型的关键因素,而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第二,反对经济与环境势不两立的观点,环境影响的内在成本化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机制之一;第三,承认政府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在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导向作用中的不可或缺性;第四,政府与市场在环境问题上的重新定位在生态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摩尔还指出需要进行变革的几种社会要素:――政体向公众参与决策的开放的组织形式转变;经济――环境保护从增加成本向获取利润转变;法律――举证责任从受污染方转移至污染方;科技――创新技术从补救性向预防性转变。这些社会要素的变革既是社会结构的变革也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变革。

  学术界和各国对生态现代化的理解或存在一定差别,但其核心特质却是高度一致的,即消除现代化发展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相容关系,寻求两者之间正向结合的理论意蕴和现实出路,并认为环境科技创新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基础。

  没有现代生态环境意识就没有生态现代化,由此也失去环境科技的创新动力,提升全体市民,特别是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现代生态环境意识,是深圳市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成败关键,自然也是决定环境科技创新成效的关键。

  现代化被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现代化,物质财富的多少被视为区域发展甚至社会进步的首要标准,经济发展带来的繁荣与享受降低了人们对环境风险的估计,环境退化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合理代价,这应当是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四个难以为继”的根源。所以,深圳必须在未来的发展思路中消除上述片面的发展观念,着眼于整体和全局的长远利益,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创新思维把环境保护变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思想意识生态转型的战略措施主要有:①开展生态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诠释生态现代化的生态概念,并构建可操作的指标体系;②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现代化理念;③公开环境信息,鼓励公众监督和参与环境决策。

  目前,深圳市环境科技创新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关键技术、工艺及设备研发严重滞后于市场需要,环保科技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成熟的环保产业。公益性科研机构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环境科研工作的系统性和长远性不够,难以形成长期的、整体的、能满足生态现代化所需的科技支撑能力。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环境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人才匮乏,亟需探索有利于环境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新体制和新制度。

  结合深圳市政府机构的深入改革,建议由深圳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筹环境科技的创新规划、创新标准的制定和相关鼓励政策的制定,并监督落实相关项目的实施或直接主导相关项目的实施。

  对应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环境技术创新应通过将着重于环境压力下的“末端治理应急性”技术向“全过程控制预防创新性”技术创新转变,由此实现推动环境保护的“成本投入型”向生态建设的“效益产出型”转变。

  环境科技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需要把生态技术和设计融于各个领域,需要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环境与发展协调。发达国家普遍加速了生态制造技术、生态建筑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深圳市从上世纪90年代,从发达国家引入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理念,本世纪初又引入了循环经济概念,当前又兴起低碳经济的浪潮。目标都是希望污染控制能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转变,采取综合污染防治战略和技术手段。而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低碳经济概念日渐热门则有利于能效的提高和新能源的使用。由此可见,深圳市环境技术的创新重点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已具较好基础,其实施效果的关键则在于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资金和引入创新技术。

  目前,深圳市直接用于环境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来源于两部门,市人居环境委每年约有2000万元的环保科研专项经费,该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支撑环境管理决策的研究工作,此外,科信贸工委每年提供金额不等的资金,用于环境科技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整体而言,资金的投入远低于环境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企业申请的难度较大。

  鉴于深圳市每年将近1个亿的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污染设施的升级改造,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主要用于末端污染治理设施,而该类设施的改造本身就是排污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且不符合“全过程控制预防”理念,建议将该部分资金用于补贴企业“全过程控制预防”的环境技术创新工作。同时将深圳市每年投入的科技创新资金的五分之一直接用于环境技术的创新工作。

  资源匮乏(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口拥挤“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突破,水资源及能源效率的提高、环境污染的治理完全可通过环境技术的创新实现,建议重点加强节能、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重金属污染行业的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大气、噪声和固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以水环境领域为例,由于深圳市主要河流的污径比过大,各污水处理厂出水必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方能满足水环境目标要求,而目前各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指标距离上述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科技创新资金可适度向污水处理厂深度改造技术的研究倾斜。

  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和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强,重污染企业污染治理投入不断增加,政府每年同时利用近亿元的“环保专项资金”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进行直接补贴。就目前而言污染企业末端治理的硬件设施已普遍满足法定要求或国家相应技术规范要求,但是,大量的投资并未达到预期的环境效益,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及技术能力严重滞后,使得污染治理设施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而从污染防治的效果来看,单纯局限于污染物的末端治理难以真正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而污染防治要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推动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无疑对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就大部分企业而言,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突破。

  企业环境技术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全面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对一些环境意识、环境管理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尤为如此。必须系统全面的诊断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其在环境管理及技术能力所存在的不足,且需要政府、污染企业和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形成合力,并持续有效的推动实施。在类似深圳这样的发达地区则完全有必要建设环境技术创新及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推动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深圳市的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资源匮乏(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口拥挤“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而深圳所面临的发展困局正是整个中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局,其背后的根源则在于原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出现了瓶颈。近年来,深圳市重新定位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传统不可持续的现代化模式进行反思与变革,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创新途径,其实质符合了生态现代化的概念。对应于生态现代化理论,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环境科技的创新。深圳市应当把环境科技创新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机制、把环境污染既当作危机也当作发展环境科技的机遇、把减少污染看成是经济竞争力的工具,利用特区人的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进步之间矛盾,力争在未来30年实现生态现代化,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这也正是作为社会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城市的历史使命。

  [2] 杨东柱,浅?论?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6期

  主题投资无疑是短线爱好者的乐园,本周主流热点非石油石化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链、世界杯产业链三大主题投资莫属了。

  石油石化产业链投资主线爆发主升浪。消息面上迎来几大看点:第一,国家发改委《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有望近期公布,未来石化产业重点发展炼油、乙烯、芳烃三大石化领域,勾勒出东部以石油化工为主,西部以煤化工为主的石化产业新蓝图。第二,国家能源局将在六月颁布石油勘探开发资质牌照,诏示着在放开原油进口权之后,步入勘探和开采等上游产业链新阶段,标志着油气改革从下游领域走向上游产业。第三,据新华社英文网报道,中俄可能近期签署天然气管道建设合同。第四,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在新疆全面放开油气上、中、下游领域,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推行混合所有制,新疆地域的油气概念股将受益匪浅。油气改革概念股向来是主力机构全面布局品种,本周市场依石化产业布局石油开采牌照新疆油气混合所有制改革四大投资路径,加大力度炒作石油、石化产业链受益股,造就了以恒逸石化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布局概念股,以潜能恒信、通源石油为龙头的石油开采牌照概念股,以阳谷华泰为代表的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以新疆浩源、准油股份、天利高新委代表的新疆油气三剑客,掀起了石油、石化产业链主升浪行情。

  节能环保产业链投资主线涨停如云。节能环保投资主线日世界环境日前成功发动波段升浪。主要有如下因素:第一,6月3日,总在“国际工程大会”上讲话,表示加强技术融合,加大环保治理和加强於霾治理;第二,6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会,提出向污染开战的口号,环保部打响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战役。第三,6月9日,北京将举办第五届低碳论坛。第四,国家能源局签署《大气污染防治外输电通道建设任务书》。本周市场以燃控科技、雪莱特、三维丝为代表的大气治理概念股,以和顺电气、大连电磁、电科院、金利华电为代表的特高压概念股涨停潮气,成为环境保护投资主线的佼佼者。

  世界杯产业链投资主线风生水起。本周市场,以新文化、博瑞传播、天威视讯为代表的文化传媒概念股,以中青宝为代表的手游概念股,以江苏舜天、雷曼光电、双象股份为代表的足球产业概念股,以粤传媒、北巴传媒为代表的互联网概念股,演绎世界杯产业链行情。

  综述,笔者建议投资者在操作中紧随驱动性主题投资,看好石化、石油产业链投资主线在六月的主升浪行情。

  就世界发展来看,我国是目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据相关人员统计,目前我国大约4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会导致河湖泥沙淤积的现象,加强了干旱以及洪涝的灾难的发生,从而严重性的威胁了人们生活。简单来说,治理水土流失现象已经成为保卫我国发展的一大关键之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运用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可以针对不同恶化程度的地方,实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或者设计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以期能够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现象。就此提出了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水土生态建设的意义,指的就是在进行水土保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措施对于保护和改良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运用。在各项措施当中,对于水的保护工作以及对于土的保护工作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步骤。首先从水土保持的定义来看,要确保其内容,明白水土流失的含义,明白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的概念,虽然说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根据一些论著,很清楚地知道了他们的含义。土壤侵蚀指的就是风、水、人为活动等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在人类逐渐了解了土壤侵蚀以及水土保持的认识之后,土壤侵蚀以及水土保持的概念在不断地演变着。比如说,土壤侵蚀已经开始由最初的风力或者水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的向内外力而不断变化。并且被不断地剥离、搬运和沉积。但是,伴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以及水土保持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以及内涵在不断的演变。土壤侵蚀已经开始由最初的地方或者锋利作用等引起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在内外力的作用下,被剥离、分散、搬运、沉积,水土保持的概念也从起初的移动逐渐变成退化,到强调土壤侵蚀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比如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的关系,水土保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即水土保持已经不再停留在山区、丘陵,而是存在于任何有内外力的地方,水土保持的内容已经不在单纯的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护土地生产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水土保持设计的内容除了要进行水土资源的流失的防治以为,还应该进行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比如说防旱保水,慎重的进行土地的开垦。总而言之,水土保持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水土流失防治,而是采用措施将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当中。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森林植被的破坏问题,由于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水土保持方面,如果说森林植被遭受到了不同程度而破坏,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最终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具体来说就包括了土地利用、就业、技术进步、交通路网以及区域文化,这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在加强森林植被管理的时候,应该多采取措施,严厉的打击乱砍滥伐的行为,构建出一定的森林植被群,有效地制止水土流失的现象。

  工程建设也会影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其工程建设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以及合理利用的概念,还因为废弃物品以及污染源的侵蚀,会打破水土生态平衡,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它应用的功效。

  我国越来越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我国已经开始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为了能够达到国家所要求的那个高度,进行更好地实施策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经开始逐步的加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以及重点环节当中,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治理江河的一项根本措施。对于这一点,我国开始根据相关情况,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逐渐改变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以期能够实现我国江河清澈的目标。

  就我国几十年以来坚持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来看,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山、林、田、路、草的推移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使经济效益与社会相结合。不仅如此,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发挥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从而处理好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将水土流失治理和山区水利建设、防洪减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注重分析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现状,因地制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南方丘陵地区等进行重点管理,加强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探索和研究,为了改变我国重点治理生态环境努力,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典型,从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各行各业能够积极地加入水土流失治理当中。

  建立适应于我国发展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依照《水土保持法》进行完善。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按照一定的原则,落实水土保持的制度,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

  不仅要按照上述所论述的内容进行操作,而起还要按照国家相关水利部门所制定的重点项目的实施管理方法进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把质量关。对没有县级水土保持规划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能够准予立项。严格把握其质量关,按照小流域实施的方法和单项工程设计的要求,定期对工程进度、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工作,保证工程建设高标准,保质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不仅如此,还要在工程验收的时候严把验收关。从组织领导、前期领导到工程计划的完成等,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现状。要制定好一系列的指标,监测方法以及技术犯规,组织和建立符合我国水土流失特征的模型。引入先进的技术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加强成果的推广以期能够尽快将一些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和系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则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的限度之内。特别是通过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减低生态系统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国际社会尽管没有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没有做出统一界定,但是其内涵具备四个特征:第一、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是因环境而起,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制度、科技支撑到有机统一的科技发展的框架下,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的集合。第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第三、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第四、”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动态的分层次的。

  1992年在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与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的概念,并正式提出环境友好的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都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所指出的通过的“约翰内斯堡计划”多次提及环境友好的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2004年日本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我国,总在2006年3月份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2006年10月份召开的中国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确定为长期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从理论逻辑看,首先,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约束,儿破解瓶颈约束需要理论创新,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社会发展观成为统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做好实际工作,有旗帜,有目标,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基础。最后,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国际社会产生的思想演变和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从现实社会看,目前的环境状况离环境友好型社会差距巨大。主要表现在:1、大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343个城市中,只有116个城市空气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占33.8%。除此之外,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2、水质污染日益恶化。据有关部门对全国七大江河水系741个断面监测,仅有29.1%的断面符合三类水质标准。另外由于盲目打井和超采严重等多种原因,我国已成为12个贫水大国之一。3、固体废物日趋突出。据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垃圾9.5亿吨,其中危险废物1000万吨,并且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达5亿吨左右,且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已造成极大威胁。4、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全国土地荒漠化土地面积累计已超过了153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6%左右,年均消失天然林达40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38.2%以上。严峻的现实环境状况,迫切要求我们走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道路,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究其根源,上述问题产生是人类的自身认识和行为。只一味的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资源和资源再生能力相协调,只顾及自身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首先,解决和认识问题。1、转向对污染源头的控制理思路2、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干的错误观念3、全面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其次,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环境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利益和高污染排放的特征。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也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次,制定行动计划。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2、从企业、行业、区域的三个层次上,核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3、转变观念。推行绿色“GDP”和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4、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经济支撑。再次,制度保障。绿色制度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绿色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化和科学化。

  现代化的建设进程离不开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但是,在一些城市建设带来日益增长的GDP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也为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买下账单,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噪音污染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城市规划与发展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性开发也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人们自身对生活环境的重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也逐渐成型。它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消化降雨等天气所造成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别称“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它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好的理论自然也应该被发现探究,纵观世界,“海绵城市”理论也以被多个国家付诸于实践行动。不同于英国伦敦早前几个世纪的“先发展和后治理”和“边发展边治理”理论,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等都开始在摸索中前行,在实际中已经运用了“海绵城市理论”。因为这几个国家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也深受雨水灾害的威胁,他们治理雨水灾害的措施主要是依靠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较为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另外在雨水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他们也会通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净化雨水而输送到缺水区使用,从而变废为宝,巧妙的化腐朽为神奇。

  早期的中国处在恢复和摸索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粗枝大叶型,这是由于我国当时的技术条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现在随着经济实力提高和科技进步,中国依靠自身也可以独立把“海绵城市”这一概念由理论转化为实践。

  近来年,随着灾害性天气状况的多发,夏季入汛期的到来,中国的一些城市如武汉、广州、扬州、青岛、无锡等大范围地区都饱受城市内涝的苦痛,这不仅不利于生产生活,也干扰了社会秩序,严重时还会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城市内涝频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也莫过于两点:长时间的强降水过程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不科学;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科学规划治理才是根本,而“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正好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指导,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出发,这一概念也富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因地适宜性。

  早在2012年和2013年,“海绵城市”规划就被提上日程。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被首次提出;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中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具体方案设计。

  随着“海绵城市”在第一批包含南宁、济南、重庆、池州等16个城市,和第二批包含天津、上海、三亚等14个城市在内的试点城市的相继落实,“海绵城市”概念也不再是空泛的纸上谈兵。2017年3月在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他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海绵城市建设应该依托于城市自身的自然环境基础和后天的人工措施这两方面,对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深入“减负”,但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排水方式而是对其进行补充,要综合统筹自然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的生态一体性,协调安排城市排水、用水等水循环主要环节,并就其深远性和复杂多变性进行充分考虑,以保障“海绵城市”运行周期的稳定和长久。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仿照海绵的吸水性和伸缩性来达到城市内部的雨水消化目的,而就目前的普遍情况来分析,城市道路硬化过多、草地、人工湖泊面积太小、城市灌渠、泵站等“灰色设置”老化等问题都是造成旱涝急转、逢雨必涝的主要原因。而海绵城市主要是以“快速排出”和“末端集中”为主要设计理念的新型城市设计,强调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等细化分子来稀释和分流,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雨水得到了二次使用,规避了雨水浪费这一问题的出现。

  海绵城市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在于“吸水”,另外“给水”也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中国带季风气候分布较广,城市除了内涝也会出现诸如热岛效应等问题,这些“缺水性问题”在“海绵城市”中也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它通过在下雨时重复吸水、蓄水,缺水时再在将水吐出来净水、用水。除此之外,“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存在需要符合特殊的条件和特定季节性这两面的问题,真正做到因地、因时制宜,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海绵城市的建设既是人类对自然的趋利避害式的改造,也是自然对于人类容量快速增长的一次考验和警告。我们不能总是等到真正出现问题时才去想着解决问题,更多时候我们还要提前时负孟喙卮理措施,追求创新和改革,如“海绵城市”的运用实践。在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和因社会文明进步而迫切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的今天,我们更应进行思考与创新,找寻出更多类似于“海绵城市”这般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践,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

  [3]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山西建筑》,2014,40(36):5-7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和很大的压力。河流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体系,其有着重要的生态职能。一般来说,城市内部的生态河流主要是指在城市区域内部发源或者流经的河流与河流段。我国城市中,有很多城市都是依河而建的,并且城市的生活与生产与河流密切相关。随着以往粗放式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河流面临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对城市河流改造的过程中,逐渐造成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对生态河流的具体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河流改造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并且对生态河流的一系列生态功能造成了影响。因此,生态河流的规划和设计中,必须重视维护生态效益,并且以保持河流生态体系中的水文连续性、营养物质输移的连续性、生物群落的连续性和信息流的连续性为基本原则,将生态河流规划与设计融入到城市的规划设计当中。越来越严重的河流污染问题,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态河流概念是现代生态环境建设中所提出的新概念,也是针对于城市河流基本情况以及建设需求所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河流概念是一个相对综合的体系,其中涉及了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生态河流的规划与设计应该遵循“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长久发展,考虑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第一,设计规划中要对于水面进行保护,并且保证河流空间。城市河流的一个重要生态功能就是防洪排涝。而现阶段的城市防洪排涝的标准相对较低,在遇到突发的特大雨水时,市区内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城市功能受损,为城市带来严重的损失,严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融入生态河流的设计,并且将生态河流与城市排水通道进行有效的安排,并且保证原有河流位置受到保护。针对于现有城市河道的问题,可以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并且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美观程度。另外,城市河流空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具有经济功能、美化环境、旅游、娱乐、生态保护、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功能,是组成城市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开始重视生态河流的规划与设计,并且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融入生态河流的设计,实现了河流空间的有效保障。

  第二,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生态河流的设计与规划过程,要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原则。城市河流的规划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城市内部居住环境,治理原有生态环境的损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开展生态河流治理工作,大量推进生态河堤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规划汇中要满足多种物种生存的需要。传统人工河坝将水与河岸植物进行了阻断,阻碍了地下水的循环,使得陆地动物与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通过生态河堤的建设,可以更好的将河道和周边河畔的植被融为一体,并且形成良好的河道生态体系。通过科学的处理相关水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动植物的良好生存环境。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是保证生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保证,并且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由于生态河堤中的水生植物较多,具有较强的营养获取能力,并且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附着条件,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水污染的净化能力。与此同时,生态河堤也促进了水中微生物类以及鱼类的成长,具有改善水质的能力。最后,生态河流的设计与规划中要重视对于水量的调节。由于以往生产中对于河道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的不合理,难以实现河道对于气候条件的作用。因此,要转变以往混凝土河堤的规划方式,采用生态河堤来实现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的合理调节。生态河堤的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重要体现,是生态河流设计与规划中所应该重视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第三,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水文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河流是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部分,并且应该被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人文理念是重要的思想,并且将城市生态河流的建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河流的规划建设上,要将水文景观融入到整体城市景观当中,并且充分的对河流、军民、游人等的需求进行考虑,为城市景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

  第四,提高对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重视。污染与治理是城市发展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在进行河流污染治理的过程经验都表明了,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发挥,是对于污染进行治理的重要方式。生态河流的规划与设计,是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城市污染治理能力,减轻城市污染情况的重要措施。城市河流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各种生产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如果城市河流必须要为城市排污来买单,那么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将会受到致命的威胁和打击。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保证生态河流的有效规划,并且保证城市与河流的和谐统一,切实的做好污染的防治工作。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矛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部生态河流的整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现有治理改造中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河流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必须要纳入生态河流的规划设计9博体育官网入口,并且对于传统河流治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为规划设计原则,真正的将生态河流理念进行推广和实现。

  [1]崔小新.湿地系统对生态河流治理水质改善的研究――马鞍山市慈湖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7)

  [2]江小林,李艳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河流治理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03)

  《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出现“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但是在水土保持法律文件中,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第一次采用了“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表明了“水土保持功能”正式从一个学理概念转变和提升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该批复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实施条例》第21条第2款中所称的‘补偿’,是指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正确理解和适用“水土保持功能”这个专门的法律概念,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学理上,水土保持首先是指岩石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和保持生态平衡下的水和土相互依存、自我更新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和规律。从岩石到成土母质,从成土母质到土壤,都是在光、水、生物的作用下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最终土壤厚度不断增加,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给植物提供源源不断的养份。大气水、地下水、土壤水、地表水之间保持循环和相互补充,最终通过土壤水源源不断地给植物提供生态用水和养份。1957年颁布的《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有“…禁止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1982年颁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也有“严禁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这里的“水土保持”都指一种林木被覆下的水土资源不断自我维护和提高的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

  在学理上,水土保持还指人们在正确认识水土保持规律的前提下对人为活动进行调控,以纠正人为活动对水土保持状态所造成偏差和紊乱。这里的水土保持指人们这种有目标的水土保持思想、行为和技术。1981年国务院学科委员会明确,水土保持学科范围是“研究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据以组织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维护和提高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环境条件和自然面貌的一门综合性为其特点的应用技术科学。”199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提出,水土保持学是一门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性技术应用科学。1996年关君蔚主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提出,水土保持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综合性技术科学。有意识地通过人力力所能及的手段,改变一部分环境因子,促使外力的破坏力减少,土体的抵抗力增强,终将使外力的破坏力小于或者等于土体的抵抗力,就控制了水土流失,也消除了水土流失对生产和生活上的危害,进而可以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达到有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目的。这是水土保持最基本的原理。

  在法理上,水土保持只能指人们与水土保持有联系的行为,包括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但是不能包括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思想、理论或者观点。因为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的调整对象是人们的行为。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中,人们的水土保持思想观念问题是水土保持法律规范本身无法解决。《水土保持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水土保持设施(即物)和人们与水土保持有联系的行为(即行为)。根据环境与资源保原理,环境与资源保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在水土保持法律关系中这种物就是水土保持设施,如森林、草地、荒山等。而这些行为则如林业采伐、整地造林、抚育幼林、垦复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开发建设项目的生产建设等。

  水土流失的概念在学理上有多种表述,但是在法律文件中没有法律概念上的表述。水土流失学理概念表述典型的有水土流失过程论、水土流失结果论等,以不同的学理概念表述为基础来理解法律概念上的水土流失,会造成《水土保持法》的适用上的不同法律效果。

  水土流失过程论,这里列出两种典型。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土壤侵蚀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坏和搬运的现象。…土壤侵蚀有时仅指受水流作用,这与水土流失相似。”1990年王汉存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提出,“土壤侵蚀就是在外界自然力量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影响下,土壤、母质、风化物、甚至基岩被剥蚀破坏、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我国通称的水土流失,严格地讲应属土壤侵蚀中的水力侵蚀,而且除指土壤、母质的流失外,尚包括水的损失。不过习惯上,人们常将‘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两词等同起来使用。”

  水土流失过程论虽为学理解释,但是通俗易懂。在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宣传普及中采用,能产生较好的效果。特别在南方丘陵山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水土流失(水力侵蚀)有类似的感性认识,对此更好理解。根据水土流失过程论的定义,判断是否为水土流失的标准有三条:一是水土流失的对象是土壤、母质、风化物、基岩和水;二是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外界自然力量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三是水土流失的过程是破坏、搬运和沉积三个环节。但是水土流失过程论的定义有两点缺陷:一是对“水的损失”没有阐述清楚,是指土壤水的损失,还是地表水的损失,或者是地下水的损失?怎样理解水的损失?一般的业外人士都认为降雨转化为地表径流、地下渗流和地表蒸发,最终汇入江河湖海,水循环怎么会有损失呢?二是单纯强调具有破坏、搬运和沉积三环节的全过程,只是从现象上进行定义,没有从本质上进行定义。既容易导致概念的泛化,又对于认定特殊形式水土流失现象有一定障碍。如有的同志主张,旧城改造中旧砖房被折除过程,不负责的环卫工人在打扫垃圾时向城市排水管口倒垃圾,都是造成水土流失,这是典型的概念泛化。如有一块四周高的荒地,地面较平整,拟房地产开发,开发商提出他们进行基础开挖,土壤也不存在位移,不存在破坏、搬运和沉积三环节的全过程,因而不存在水土流失。作为水土保持执法人员如果也严格按此定义还真不好驳倒。这就需要水土流失结果论的定义了。

  1996年关君蔚主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提出,水土流失是在陆地表面由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土壤侵蚀是陆地表面,水力、风、冻融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显然,水土流失结果论,比起水土流失过程论,更宏观、简洁,也更接近水土流失的本质。根据水土流失因果论的定义,判断是否为水土流失有三条标准:一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场所是陆地表面,除了海洋外的地球表面都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二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必须是外营力,最主要的外营力是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活动;三是水土流失产生的结果是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

  但是水土流失结果论也有其不足:一是更抽象,对于业外人士不好理解,需要作进一步的阐述。要解释外营力这个地学术语,要解释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比如水的损失主要指降雨落到地表后,由于蒸发和蒸腾、地面径流和土体内渗流、向深层渗漏,从而造成对生产和生活不利的现象。二是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概念的外延的无限扩张。单纯从“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字面上理解,任何环境污染现象似乎属于水土流失的范畴,比如土壤污染、水污染,都导致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都离不开水和人为活动的外力作用。

  虽然在法律文件中没有水土流失法律概念上的表述,但是可以从《水土保持法》总则部分,特别是第一条和第二条看出,《水土保持法》采用的学理基础是水土流失结果论的概念。进一步分析《水土保持法》总则部分,可以得出水土流失的法律概念有以下两个构成要件:

  (1)水土流失的后果,或是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或是加重水、旱、风沙灾害,或是恶化生态环境,或是影响生产,四者居其一则可满足。《水土保持法》第一条规定了立法宗旨,即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制定本法。法律所要保护的,自然就是需要预防的水土流失所可能造成后果;(2)水土流失的原因既可以是单纯的自然因素,又可以是单纯的人为因素,还可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水土流失是否有人为因素参与在所不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功能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另一种是效能。而效能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因此,功能是指事物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水土保持功能呢?笔者认为,水土保持功能指陆地表面的各种类生态系统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于维护和提高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作用。为避免了循环论证,这个定义没有用“水土保持设施”,而准确地采用了陆地表面的各种类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是一个适用任何范围或任一等级的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具体指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片森林,也可以指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这里土地生产力是一个衡量和判断水土保持功能是否降低的重要指标,不能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力概念来理解,只能采用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来理解。

  森林和植被水源涵养作用指森林和植被覆被地面,截持降水,调节和吸收地面径流,固持和改良土壤,保护和滞蓄下渗水分,抑制蒸发,提高水分有效蒸腾,均匀积雪,改变雪和土壤的冻融性质,并能促进降水增加等有利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效能,其本质是森林对水资源的有益影响,这种有益影响不仅局限于森林所在地区,而且对邻近地区,特别是江河下游地区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在江河的水源区必须充分发挥森林水源涵养作用,做到“蓄水于山”和“蓄水于林”。因此,滥伐森林,毁坏植被、陡坡开荒等行为,从影响水源涵养作用意义上说,就是降低水土保持功能。

  生物生产力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内能量流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光能的固定。世界上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全部活动皆取决于植物光合作用中所获取的能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通常一年)内积累光能合成的总量称总生产力,通常用有机物质干重g/m2/年表示。通常情况下,按总生产力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是森林、农田、疏林和灌丛、草原、荒漠。在其他环境因子如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相同情况下,植物数量和分布越少,总生产力越低,也就是水土地生产力越低,说明水土保持功能降低。这也就从理论上论证了人为生产活动挖掘、破坏地表和倾倒土(石、渣)占压地表,破坏植被,从而降低水土保持功能的命题。试问原来的植被都被占压和毁坏,何来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率,何来生物生产力?

  现代水利是生态水利,为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对水利工程硕士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1~4]。然而,目前水利高等教育在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领域,明显滞后于水利建设的需要[2~4]。在水利建设中已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河道、生态灌区;污染水体的治理已明确划归水利部门承担的时候,许多水利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还没有涉及水环境水生态方面的理论课及实践课[3,4]。从产学研角度考虑,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社会需求、企业需要为导向,加强与生产单位的联系,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协作解决实际问题[5~7],故在水利工程硕士生中开设水环境修复课程很有必要。

  《水环境修复工程》课以工程学的概念和方法为基础阐述了湖泊水库、河流、地下水等水体修复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步骤。内容涵盖污染物在水体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修复技术基本原理、工程设计原则和步骤;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具体修复技术等。本文以作者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生一年级中开设《水环境修复工程》课二年来的实践为基础,解析了该门课程开设面对的问题,阐述了为提高教学效果所做的一系列做法。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水利行业已从过去的工程水利发展到现代的生态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治水思路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新的历史形势赋予水利行业新的使命:除了传统的防洪排涝外,还应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相应地,不少地方水利局转制为水务局,其职能发生了改变,从以往单纯建造水利工程,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到现在强调治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这一系列观念上、工作方针上的巨大变化,对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少水利专家认为水利专业课程设置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将过去以防洪排涝发电设施的设计建造为主,拓展到水体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1,3,4]。

  水利工程建设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负面影响,近年来这种影响引起了各方的关注[8]。大家认识到,疏导河流、修筑闸坝和大规模引水等,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到水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利工作上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同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利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双重任务[1~4]。故为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及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级人才,必须在水利工程硕士生中开设生态环境类课程。

  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生中开设《水环境修复工程》需要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列举如下:①由于没有开设先修课程,学生们普遍缺乏基础知识:水利工程专业大部分硕士生的本科专业为水利水电工程,小部分为水文水资源;传统水利学科主要从水的物理变化角度来研究水体,尚未开设化学类及生物、生态类课程,而这些课程恰恰是水环境修复课所必须的先修课程,故学生们对于对于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具体作用等重要而基本的问题无法体会。②目前缺少水环境修复工程的相关的教材,特别是适合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教材。③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开设水环境修复工程实验课程:水利专业实验室目前普遍缺少水污染方面的实验条件,并且课时也不够。

  3.1 《水环境修复工程》课程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水环境修复工程》课程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5~7]。一是教学单位要和治水的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相结合,对学生的教学要和实际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水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二是学生和教师要主动地、广泛地关注和参与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水事活动、治水实践、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以工程训练、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三是密切注意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将各企业中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编入教材和讲义并引进课堂,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开发和创新活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0898-66668888

手 机:13988888888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9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4 9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9008420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